车厘子价格“高开低走”,但个头却“大打折扣”!近日,消费者网购车厘子后发现产品“货不对板”的新闻冲上热搜。
相较往年,今年车厘子价格几乎腰斩,市场上单J车厘子的价格降至15-20元/斤,2J和3J规格的车厘子价格也较上市初期下降超过30%。
车厘子价格“腰斩”吸引力大量消费者的关注,但近日一位记者在网购多家车厘子后发现,车厘子果径均在28mm左右,达标颗数不过半,最差的一盒车厘子仅有6个达标。但依据市场通行标准,3J车厘子的果径应为30-32mm。
不少网友看到新闻后,纷纷表示“前两天买的被坑了可能都不知道”“没想到会差这么多”“价格低也不是不诚信的理由”“刚要下单就看到,不敢买了”。
此外,相关媒体也提到,车厘子缩水成了行业售卖的潜规则。
在黑猫投诉平台,检索“车厘子”的关键词发现,有上万条售后投诉。其中,“缺斤少两”、“小果混大果销售”是客诉的重灾区,屡见不鲜。
报道中指出,某音不少直播间售卖的智利车厘子价格在40-100元/斤,并宣传“不降级”、“不混发”、“不缺称”、“坏果包赔”。
可在记者下单后验货发现,从不同商家处买到的车厘子果径都不达标,部分店铺愿意补偿费用,但当提出退货退款要求时,均遭到拒绝,表示水果反复运输会有损坏。
为了应对这一问题,一些电商平台采取了创新措施。例如,京东超市在每箱智利车厘子中附赠卡尺,帮助消费者实现精准分级,确保所购产品符合标称的规格。这一举措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,也提升了平台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。
对于消费者来说,花高价却买到了等级更低的车厘子,无疑让人难以接受。放任车厘子“小果充大果”的现象,不仅会让消费者吃亏,还会扰乱市场秩序,影响水果行业的长远发展。
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权益,不仅需要加强监管,提升商家的自律意识,同时也要让消费者更加明智地选择产品。